所在位置:首页 > 综合新闻 > 热点活动 > 【扬子晚报】挖野菜如何才能不认错?去植物园“上上课”吧

【扬子晚报】挖野菜如何才能不认错?去植物园“上上课”吧

15 园艺与科普中心 2018.04.24

        扬子晚报讯(记者 徐昇  通讯员  秦亚龙)都说南京人爱吃 “草”,但在植物专家眼里,野菜虽好,却并非人人能吃,有的偏凉性,有的偏温性,吃法有讲究。昨日,南京中山植物园第九届野菜展开幕,展出70多种野菜。野菜展为期一个月,即日起至5月25日。展览地点在植物园北园的药物园。

      “市民挖野菜时要确保认识它们。有些野菜与其近缘有毒植物的形态特征相近,很容易混淆。”中山植物园专家李冬玲提醒市民,每年春天,由于认错野菜,误食有毒植物引起的中毒事件频繁发生。

        例如,曾有市民误食从野外挖来的“水芹菜”而中毒,其实那是石龙芮。石龙芮的新鲜叶含有强烈挥发性刺激成分,与皮肤接触可引起炎症及水疱。误食后可致口腔灼热,随后肿胀,咀嚼困难,剧烈腹泻。分辨它们也不难:石龙芮的茎尖有绒毛,水芹全身无毛;石龙芮的叶下表皮腺毛长而稀,水芹的叶下表皮无腺毛;石龙芮的花为黄色小花,水芹则为白色小花。

       野菜受市民推崇,但绝大部分野菜是药食同源的,市民少量吃还是较安全的。但李冬玲说,像蒲公英等苦味野菜不宜多食,苦味野菜性凉味苦,有解毒败火作用,过量食用会损伤脾胃。

       链接:http://epaper.yzwb.net/html_t/2018-04/20/content_470231.htm?div=-1

上一篇:【中国新闻网】南京上演野菜大聚会 游客齐聚一起吃“草” 下一篇:【现代快报】无野菜不春天!但要注意,入口前请“挑三拣四”哦